時間: 2022-05-20 16:08:51 來源: 定西市水務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近年來,全市水務系統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防汛救災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入踐行“兩個堅持、三個轉變”防災減災救災理念,堅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深刻汲取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教訓,落實預報、預警、預演、預案“四預”措施,貫通雨情、水情、險情、工情、災情“五情”防御,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全面提升水旱災害防御能力。
——完善山洪災害非工程措施,提高監測預警水平。2013年啟動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以來,市、縣共建成山洪災害監測預警平臺8個,自動雨量站495個,自動水位站15個,圖像監測站16個,視頻監測站13個,簡易雨量站(報警器)1410個,簡易水位監測站191個,無線預警廣播1323個,手搖警報器1842個,銅鑼、號和口哨等簡易報警設備3046套,制作警示牌2242塊,宣傳欄1682塊。建立并完善了山洪災害監測預警機制,有效提升了山洪災害防御能力。
——補齊山洪溝防洪治理短板,保障生命財產安全。定西市是全省山洪災害防治規劃確定的重點市州之一,全市共有山洪溝(小流域)284條,面積1.54萬平方公路,占全市總土地面積的78.5%。全市有7條列入全省重點山洪溝治理項目,2016年至2022年投資2747.66萬元,完成了渭源清源河(紅溝段)、安定區黑山溝、隴西南溝和鎖峪溝防洪治理項目,補齊了防治體系短板,消除了防洪安全隱患,保障了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落實落細水工程調度責任,提升險情應對能力。嚴格執行水庫調度運用計劃,全面落實 “三個責任人”,堅決執行水庫汛限水位控制運行和病險水庫空庫運行制度,守牢汛限水位紅線。對4座長期未蓄水運行,庫容淤積嚴重,達不到等級規模的水庫開展了降等報廢;對2座病險水庫制定控制運行方案,低水位運行,確保安全度汛。
——做好汛前安全隱患大排查,消除災害防御風險。汛前圍繞責任落實、“四預”措施、水庫度汛、監測預警體系、河道防洪等9項重點內容,排查風險隱患。2022年,市縣共派出檢查組19個130人次,檢查水庫、淤地壩、山洪災害監測預警設施、險工險段765處,排查整改安全度汛隱患89處,加固維修河道險工險段1處,全面掌握防災準備情況,確保度汛安全。
——強化汛期河溝道安全管理,整治妨礙行洪問題。認真貫徹落實《河道管理條例》,扎實開展河湖“清四亂”活動,對水利部反饋403個疑似妨礙河道行洪問題圖斑進行全面復核、對全市范圍行洪河道進行全面排查,共認定問題35個,并逐條逐項建立了“三個清單”,已完成8個問題的整改,年內將全部完成整改銷號。
——密切溝通多部門協同聯動,保障生產生活用水。深化與應急、氣象、水文、農業等部門的協調聯動機制,站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的高度,把保障農業用水作為農村水利工作的一項重要任務。全市累計清淤、維修干支渠道21條150公里,維修保養各類渠系建筑物85座,機電設備70臺次,累計完成春灌面積12.21萬畝,供水1800萬方,春灌任務順利完成。
——落實水雨情應急值班值守,發布實時預警信息。嚴格執行汛期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認真履行汛期值班職責。2021年,全市共發布縣級預警27次,發布預警短信7393條(提醒類3662條、準備轉移類3453條、立即撤離類278條),利用山洪災害預警信息社會化發布預警信息1.69萬條,緊急轉移311人,因預警及時、措施得力,實現無人員傷亡。
圍繞“轉追”工程,全市水旱災害防御工作將緊盯“水情旱情監測預警、水工程調度、應急搶險技術支撐”三項職能,錨定人員不傷亡、水庫不垮壩、重要堤防不決口、重要基礎設施不受沖擊“四不”目標,聚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突出關鍵領域、壓實監管責任,全力落實各項防災減災工作,保障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黨的二十大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勝利召開提供堅實的水安全保障。(通訊員:李鑫)